“4号线地铁的关门提示音太急促、声音大,听着很不舒服。”日前有乘客表示。记者昨日乘坐了本市多条地铁线路,经过实地比对,发现各条线路提示音的种类各不相同,而且持续的时间、音量也不尽相同,其中4号线的提示音尤其急促。
近日,有读者打来热线电话,表示地铁4号线的关门提示音比其他的线路听起来急促,听着很不舒服。本报记者体验了各条地铁线路,发现各线路的开关门提示音略有差别。市民表示,提示音作为对乘客的警示,能否保持一致,并设计得更人性化,让乘客在匆忙赶车时心态更缓合。
记者体验了几条在市内运行的地铁线路,发现各条地铁线路的关门提示音虽然听起来大同小异,但在响铃时间、频率和次数上都不太一样。
4号线 提示音最急促
4号线和大兴线的关门提示音较为急促,是连续的蜂鸣音,与香港地铁的关门提示音相似。乘坐4号线上下班的魏女士说,4号线的声音确实与其他线路不太一样。“确实比其他线路更加急促一些。”她说。
记者在4号线车站发现,大约在关门提示音响起5秒之后,屏蔽门和车门也会缓慢关闭。“我早晨上班的时候,有时候铃响了,门也关不上,人都在那儿挤着呢。”她说。
10号线 提示时间最短
记者随后在车道沟站体验了10号线二期的关门提示音。在所有乘客上车后,车内提示音响起“滴滴滴”,共三声,每秒一声。而在车外的屏蔽门也有相同的关门提示音,只不过滞后车内提示音一秒,同样是三声,每秒一声。在车内提示音第三声结束后,车门关闭,一秒后屏蔽门关闭。从铃声开始响起到车门完全关闭,时间不到4秒。
6号线 车内车外提示音不同
新开通的6号线上,车门和站台屏蔽门的关门提示音不同。车内关门提示音只响起“滴滴”两声,而车门外会响起音调更高、更为刺耳的三声铃声。从车内铃声响起到车门和屏蔽门关闭,时间不足5秒。
9号线 提示音时间最长
9号线的关门提示音滴声次数更多,音调与6号线类似,但记者发现,与10号线和6号线不同的是,9号线的站台屏蔽门并没有关门提示音。9号线列车会有7声“滴滴滴”的关门提示音。从关门提示音响起到车门和屏蔽门关闭,时间略长,有大约6秒的时间。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最后一声铃声响起之前,车门就已经关闭了。
老线路 站台上会先响铃
与新线相比,老线的关门提示音则比较一致,不少都是三声“滴滴滴”,关门时间在三秒左右。记者体验的5号线和2号线都是如此。有一些不同的是,在2号线站台上,除去车门关闭的铃声,站台还有一个响铃提示车门关闭。首先站内会响起长鸣的响铃,随后车门关门提示音响起,然后车门关闭。
另外,今年3月份起,1号线不少列车的关门提示音变为“滴”的一声,时间从3秒左右变为一秒左右。为了以防万一,在关门提示音响起之前,站台的关门提示音会响起作为提示。
记者了解到,这个站内长鸣的响铃,就是2007年北京地铁公司率先安装的关门提示铃,到现在仍在发挥作用。
现场
“铃响了就别上了”
“铃响了就别上了。”地铁工作人员总是在站台这么嚷道。在一些客流较大的站台和高峰时段,站台上都会有志愿者和地铁工作人员提示乘客在关门提示音响起后,不要再拥挤上车。记者看到,6号线一个客流较少的车站,几名乘客快步追赶即将开出的列车,结果在关门提示音响起时,两名乘客赶上了列车,而有一名乘客被遗落在了站台。
北京地铁启用列车关门提示铃是从2007年10月15日开始,当时在1号线、2号线、13号线和八通线开始使用。地铁公司工作人员介绍,当时地铁票价调整后,地铁客流随之增加,而大量的客流可能会影响列车在各站停靠的时间,因此北京地铁公司安装了关门提示铃。“当时在4条线路的70座车站安装了近400个提示铃。”地铁公司工作人员说。
从那时起,地铁公司就向乘客宣传,“当关门铃声响起的时候,就是列车关门的时候,请乘客不要再抢上抢下。”
探访
可以根据乘客意见调整
京港地铁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列车门在关闭的时候是由司机手动操作的。在按下按钮后,会响起“滴滴滴滴”的提示音,随后车门就会关闭。而大兴线和4号线上如果有物品夹在站台屏蔽门或是车门中间,门都会自动弹开。司机会根据在该站停靠的时间和站台乘客上下车的情况,控制车门的开关,而屏蔽门是与车门同步开关的。据了解,4号线开通之初曾有地铁迷表示,关门提示音“刺耳”、“急促”、“声音太大”, 随后京港地铁公司将提示音的持续时间由10秒缩短为4秒,并调整了音量。“针对当时有乘客反映4号线关门提示铃声音量较高、感觉过于急促的情况,我们在进行调研并征求乘客意见后,将车辆的关门提示音进行了调整,降低了铃声音量。”京港地铁公司的工作人员说。该工作人员也表示,如果乘客对现在的提示音有意见,公司也会仔细调研,听取更多乘客的意见,逐步调整。
负责北京大部分地铁线路运营的北京地铁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北京地铁运营的各条线路的车门和屏蔽门开关也是由司机手动操作的,按下按钮后关门提示音就会响起,铃声结束后车门和屏蔽门会自动关闭。关门提示音用来提示乘客车门即将关闭,乘客应停下脚步在站台等候。
如果有乘客处在可能被车门或屏蔽门夹住的位置,司机还可以再次控制车门停止关上,避免夹伤乘客。在站台人不多的时候,司机会根据站务人员的手势来关闭车门;而在站台比较拥挤的时候,司机会从司机室探出身子,观察上下车情况并控制车门开关。文/本报记者 王帏 罗丹阳
线索提供/潘先生
相关新闻
10号线大站快车开通首日“人不多”
昨天早高峰8点到9点,10号线外环(首经贸至西局方向)宋家庄站至劲松站开始首发大站快车。由于大站快车刚刚开行“知名度”较低、间隔较大等原因,首发日的7趟车没有达到满载,和普通车的拥挤情况相比,大站快车车厢很松快。
昨日8点半,记者来到10号线宋家庄站,正好一辆大站快车刚刚停站,车站广播和站台工作人员在一遍遍提醒乘客“成寿寺站、分钟寺站、十里河站、潘家园站四站通过不停车,一站直达劲松站。”记者看到,听到提醒后,不少上车的乘客连忙从车上下来,避免坐错车。列车关门开动后,中段的车厢还有很多空位。大站快车走后,随后的三趟普通列车都是基本满载出站。
8点40分,又一趟大站快车进站。8点43分,列车出站,记者在车厢看到,这趟大站快车全部车厢的乘客都有座。8点50分,列车一站到达劲松站。站上的候车乘客瞬间把车厢填满,不过由于甩了四站直达,几乎接近空车的车厢即使“吞进”了劲松站台全部乘客也没有拥挤的感觉。
地铁部门表示,昨日早高峰开行的大站快车,比较好地完成了缓解劲松站乘客滞留的问题。从今天开始,地铁还会继续根据客流观察大站快车的运行情况,以后不排除有“微调”的可能。
据悉,今年以来,10号线客流同比去年增幅达到了43%。其中劲松站是地铁路网进出站量最大的车站之一,每日早高峰小时进站量接近2万人次。10号线二期开通试运营后,劲松站由原来的临时终点站变为东环的一座中间车站,劲松站、双井站、国贸站客流压力骤然加大,站台乘客滞留现象明显。
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的信息交流,并不代表中国防火网赞同其观点。中国防火网专注于动车、地铁等轨道交通工具材料的防火阻燃标准测试与咨询服务,如DIN5510测试,BS6853测试,NFF16-101测试,NFPA130测试,EN45545-2测试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