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7日早晨,江城尽管大雨滂沱,却难挡人们对汉宜动车的期待。
一列由中国北车集团生产的CRH5型电力动车组,似一条银龙,横卧在站台,静候着媒体体验团。
7时50分,中央、省级及汉宜沿线城市的40多家、60多名媒体人携带着各种“长枪短炮”,在武昌站登上“和谐号”列车,开始了在汉宜铁路上的体验之旅。
此次体验活动,由武汉铁路局组织开展。这是中国媒体人在汉宜客运专线上首次“尝鲜”——乘坐“和谐号”动车组以200公里时速穿越千里江汉平原。
开动于无声 加速于无形
越过站台,没有半点障碍,大家轻松地走进了D5712/3次列车。记者试乘的是8号车厢,为一等座(ZY),紧挨着火车头,可容纳56人。
8时整,“和谐号”准时从武昌出发。不经意间,动车组已经稳快地离开站台好几公里。
然而,列车开动之际,所有媒体人既“疏忽”了鼓掌,也“淡忘”了惊呼。有的忙于寻找最佳位置架设机器;有的则静坐在椅子上构思新闻突破口……
倘若不以车站周边建筑为参照物,记者难以找到列车已开动的感觉。事后,大家才想起这个环节。没有掌声相伴的开始,给体验者留下了些许遗憾。
在车厢前面的显示屏上,一连串的文字与数字交相跳跃:起点武昌,终点宜昌东;室内温度22℃,室外温度25℃……
6分钟后,动车组运行时速达到了91公里。100、120、195……运行速度不停地攀升。加速十分柔和,这是动车组给人的第一感觉。
为体验动车组高速运行的魅力,记者特地将手中茶杯加满开水,然后放在餐车(ZEC)的桌面上,进行了一项水平及波动“测试”。然而,当时速达到195公里时,仅见杯中茶叶在水里微微荡漾,茶水并没有溢出杯外。
设计巧且妙 不逊于飞机
“过道十分宽敞,环境舒适干净,细节设计独到。”在一等车厢里,记者仔细环顾左右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每排位置均有4个座椅,与飞机的头等舱排序相同。在每个座椅头部,备置有一个小靠枕,上面搭着一块整洁的白布。
列车员介绍,乘客根据自身需要,能将座位往后放低。前排座椅就是放低到最大限度,后座的客人也不会感到狭窄,活动空间仍然十分充足。
听完介绍,大家纷纷动手,调整座位。最让人叫绝的是,并排的两个座位可以进行180度旋转。假若是4人同时出行,完全可以面对面地交流与娱乐。
俯视每个座位下方,可以看到一个可以伸缩的脚踏板。在座位左右两旁,各有一个扶手,小心打开,扶手里面隐藏着一个能折叠的小平板,可变成一个小桌子,能放置笔记本电脑、书籍杂志及茶杯等物品。即使是并排坐着的两名乘客,互相之间也不构成干扰。
此外,相邻的扶手之间,均安装了听音乐、看电视的耳机插孔,音量也可自行调控。
启动电源开关,乘客随时能对手机、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进行充电。
车厢里面,座椅均为蓝色,每排5个座位,可容纳74名乘客。与一等车厢相比,其中一排座位增加了一个,宽度略小。
安全系数高 设施人性化
8时30分,记者从8号车厢来到1号车厢。
在紧靠驾驶室的位置,武汉动车段乘务队长梁红成与技术部工程师傅翔正在紧盯着检测仪,进行振动和舒适度测试,及时采集列车安全信息。
梁红成告诉记者,目前,汉宜铁路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和验收标准,旅客列车条件开行已经具备。铁路方面已采用检测列车、测试动车组、综合检测列车和相关检测设备,对全线各系统进行综合测试和优化。
目前,汉宜线共开展了1784趟次、50余万公里的动车组运行试验。此外,全线采用特技道砟,正线轨道全部铺设跨区间无缝钢轨,桥梁地段也采用了先进技术,最大限度地确保了汉宜铁路的高平稳性。
安全有了保障,其他硬件设施如何?带着好奇,记者一一察看。8节车厢每节都有两个卫生间,座便器与蹲便器各一个。在卫生间里,有卫生纸、座便器纸垫、干手器等。墙上还挂着保洁记录卡,提示保洁员每小时要清理一次。
值得一提的是,动车上还设有残疾人专用卫生间,比普通卫生间更大,设置可折叠式抓手和两个帮助按键,采用推拉式门,进出非常方便。所有这些,均能与星级宾馆相媲美。
在每节车厢连接处,设置了饮水机,配备了热水、温水,旅客既可以泡茶,又能即时饮用。动车组全线实行无烟化管理,从而保障车厢内空气清新。
媒体人激动 老百姓期盼
面对呼啸而来的“和谐号”,心情最激动、身影最活跃的当属宜昌媒体人。
本集团特派3名青年记者,全程参与体验。为切身感受汽车与动车的差异,他们选择从汉宜高速出发,乘坐大巴前往参加体验活动。26日16时,他们从宜昌长途汽车客运站出发,历时5个小时到达武昌。
专心观动车,精心拍图片,细心做采访,潜心去感受……没等登上“和谐号”,3名记者就忙开了。
陈良石,宜昌一名从业30多年的老广播。他于26日23时18分从宜昌乘普通列车,于27日凌晨5时08分到武昌站。“和谐号”一开动,他就忙着与后方连线,向宜昌市民现场播报动车组试运行的相关情况。
一路上,谈起各自来回的亲身感受,大家不谋而合:“与大巴普列相比,动车组真帅、真酷、真牛!”而在体验途中,宜昌媒体人也成为其他同行主动“拉拢”的对象。
大雨不停地冲刷着车窗,映入眼帘的是美丽而富饶的江汉平原。不知不觉中,汉川、天门南、仙桃西、潜江4个站竟然一一掠过。
9时37分,动车组抵达荆州站。所有人走下列车,在该站采访23分钟。原籍天门的代孝炎老人,是荆州一名中学退休教师。得知7月1日开通动车的消息,他与周围许多农民一起,早早守在车站,为的就是近距离看看动车组的模样。
10时,体验团集体换乘D5858次动车组前往宜昌东站。半小时后,列车越过枝江北站,安全、准时抵达宜昌。
环境优美的动车候车室,井然有序的购票队伍……眼前的一切,让《经济日报》的记者王靖感慨万分:“作为‘省域副’,真是不一般。未来,宜昌必定会随动车‘动’起来!” 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的信息交流,并不代表中国防火网赞同其观点。中国防火网专注于动车、地铁等有轨车辆材料的防火阻燃标准测试与咨询服务,如DIN5510标准测试,BS6853标准测试,NFF16-101标准测试,NFPA130标准测试,EN45545-2标准测试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