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步履匆匆经过地铁站的时候,你有没有注意到,在列车进出站的轰鸣声、广播报站的提醒声背后,有很好听的背景音乐,而且每个站都不一样。10日,记者了解到,地铁站的音乐早在四五年前就有了,其中两套“必选音乐”都是功能性音乐。有空的时候,不妨静下心来听听。 早晚高峰音乐是定制的 常坐地铁上下班的杨小姐最近留心上了地铁的背景音乐,每次出行到一个站,总要竖起耳朵,听听看放的音乐自己是否熟悉。“似乎早晚高峰期的时候,音乐是必有的,而其他时间段,有时候听不到。” 南京地铁运营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因为早晚高峰期人流量最多,每个地铁站都会统一播放相同的背景音乐,而且音乐内容都是请人“量身定制”的。“早在四五年前,南京地铁就请来北京太合麦田公司独家制作了高峰期的背景音乐,这家公司就是李宇春的前任经纪公司。音乐分为早晚两套,在早高峰(7点半—8点半)和晚高峰(16点半—17点半)播放。”据介绍,这两套音乐都是功能性音乐,早上的轻快跳跃,给正在上班路上的乘客带去动力;而下午的音乐缓慢舒缓,安抚上班族们劳累的身心。 中胜站“酷爱”周杰伦 除了早晚高峰每个站都相同的“必选动作”,其他时间,每个站都自由发挥。“我们的基本要求就是轻音乐,不影响地铁形象的。”该负责人说。 10日上午10点,记者“辗转”了地铁一二号线的部分站台,聆听各站的背景音乐,有古典也有流行,演奏的乐器也是花样百出:新街口站放的萨克斯风,中华门站是交响乐,小行站是吉他演奏的流行歌曲,而大部分站台放着是钢琴曲。 在这场“音乐盛宴”中,几首耳熟能详的流行曲显然最让人惊喜:二号线的钟灵街站循环播放的,是今年在《中国好声音》中被一唱而红的《Rolling in the Deep》被改编成轻音乐的版本,而一号线的中胜站则“酷爱”周杰伦,一首《青花瓷》后,跟着一首《龙卷风》。 此外,地铁站音乐还有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在特定的节日,渲染节日氛围。“比如去年情人节2月14日,我们就播放了《卡农》、《爱的纪念》等应景音乐,并在此背景下朗诵爱情诗歌,例如《致橡树》等等。而到了圣诞节,就会放《铃儿响叮当》、《平安夜》之类的音乐。”该负责人表示,蛇年的春节即将到来,地铁站音乐也会替换上喜庆的中国春节民乐,例如《花好月圆》、《喜洋洋》、《步步高》等。 背景音乐能否因“线”制宜 对于背景音乐,南京的网友们建议可以因“线”制宜。“比如火车站、南京南站,可以播放中国民乐或南京特色乐曲,让外地乘客感受南京魅力,而在商业圈附近的车站播放一些流行歌曲,这样可以得到年轻乘客的喜爱。” 公交车里 司机自带音响放音乐 乘客说很好,公司说不行 “公交司机自带音响放流行音乐,好动感。”近日,小狄发微博说起自己坐公交遇到的好玩事儿。不过,这样的好玩事儿有可能违反了公交公司的规定。目前公交公司不允许驾驶员开车时听广播或自放音乐,原因是“影响驾驶员开车”。 2013年1月8日下午时,小狄坐公交车时,发现驾驶员正用自带音响放流行音乐,“对于上了一天班的人来说,坐这样的公交车很棒。”小狄说,当天驾驶员放的还是外文歌曲,曲调舒缓,听了很放松。以前坐公交车的时候,也看到过有驾驶员用手机放音乐。 在现行的《南京市公共客运管理条例》中,并没有对驾驶员开车听广播或音乐的行为进行规定。尽管如此,公交司机也不是“想嗨就能嗨的”。 江南公交的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公司明确要求驾驶员不能使用车载收音机,也不能自行外接安装收音机。此外,对于驾驶员自带音响或者用手机播放音乐的行为,也是禁止的,“这是从车辆安全和行车安全角度考虑的。” 驾驶员是不是也这样认为呢?一位驾驶员告诉记者,这两年因为路堵,在路上的时间总感觉很无聊,“私家车里都还有广播,怎么公交车里不能开呢?如果乘客不喜欢听,可以开小点声。” 针对听广播或音乐影响开车的说法,有驾驶员认为,要说对开车有影响,车厢内的车载电视广告,声音并不比广播小。 一位老驾驶员告诉记者,很多年前一些车队曾提倡驾驶员听收音机或音乐,目的就是为了调节一直高度集中的精神。但这两年,因为车载电视的安装以及乘客投诉广播声音吵等原因,这事儿就被禁止了。 “主要还是担心驾驶员分心。”江南公交相关负责人说,报站音和车载电视声音对驾驶员来说,并没有太大吸引力,但听广播和音乐,驾驶员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吸引,“公交驾驶员的驾驶行为影响到一车乘客,所以对他们的要求也更高一些。”
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的信息交流,并不代表中国防火网赞同其观点。中国防火网专注于动车、地铁等轨道交通工具材料的防火阻燃标准测试与咨询服务,如DIN5510测试,BS6853测试,NFF16-101测试,NFPA130测试,EN45545-2测试等。 |